自2000年开始,我国钢20G高压锅炉无缝钢管业兼并重组事件开始逐步增多,特别是2005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《钢铁产业发展政策》后,兼并重组步伐更是飞快。
今年以来,钢铁产业的兼并重组处于持续推进状态,与前些年相比,兼并重组事件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更加丰富,跨区域企业重组、同一区域内企业重组同步发展。
6月15日,国家工信部正式函复福建省政府和鞍钢集团,原则同意鞍钢集团与福建三钢集团联合重组方案。
同样在6月,中原地带的钢企也分别采用了区域内和跨地区的方式,拉开重组大幕。6月26日,安阳钢铁(3.41,0.04,1.19%)重组三家民营钢厂20G高压锅炉无缝钢管。6月30日,江苏沙钢集团旗下的安阳永兴钢铁牵手三家企业,组建河南沙钢联合钢铁集团。
7月13日,由天津市国资委出资,有天津钢管集团、天津钢铁集团、天津天铁冶金集团等四家国有钢铁企业联合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——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,天津地区由此出现了粗钢年产量上千万吨级的钢铁企业。
与此同时,河北民营钢铁企业也在重组路上迈出一步。邯郸7家民营钢铁企业,宝信钢铁、合信钢铁、鹏鑫钢铁、恒丰顺铸管、荣喜钢铁、新方铸造和鸿泰铸造通过自主联合,组建了河北宝信钢铁集团,联合重组后将形成焦化—炼铁—炼钢—钢材—铸造的集约型产业链,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、加速产品结构调整。
十大钢企集中度将提高
企业的联合重组一直被认为是提高集中度的一个重要手段。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曾透露,“十二五”期间我国将以汽车、钢铁、水泥、机械制造、电解铝、稀土、电子信息、医药等八大行业为重点,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、跨地区兼并重组、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,提高产业集中度。
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贾银松表示,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国钢铁业将加快兼并重组步伐,国家支持优势大型钢铁企业开展跨地区、跨行业、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,并鼓励区域钢铁企业联合重组,以提升产业集中度,争取将前十家钢企的集中度提高到60%以上。
提高产业集中度也是《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》的核心内容之一,但从实施以来的情况看,效果并不尽如人意。
工信部的数据显示,目前中国粗钢生产企业有500多家,平均规模仅100多万吨,排名前10位的企业粗钢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48%。
此外,2010年河北钢铁(4.49,0.07,1.58%)、宝钢、武钢、鞍钢、沙钢五大钢铁集团合计产钢1.65亿吨,仅占同期全国产量的29%,这与《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》提出的“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的比例达到45%以上”的目标差距甚远。
但事实上,不少专家指出,单纯扩张式的重组并无益于集中度的提高。
记者了解到,由中钢协高级分析师李拥军执笔的一份《关于钢铁企业重组的研究》报告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在刚刚召开的中钢协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全文发布。报告指出,单纯的将许多产业发展问题归咎于集中度问题,进而为了提高集中度而推进企业重组,这本身并无助于产业发展问题的解决。
《报告》指出,目前国内的钢铁企业重组常常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,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。但事实上,大型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对企业个体的意义就是提高市场竞争力,获得较为理想的市场竞争地位,进而扩大市场份额、提高企业赢利能力;对钢铁产业的意义是通过培育钢铁企业,提高优势企业集团的行业控制力,进而优化产业组织结构。
中钢协原常务副会长罗冰生也表示,钢铁行业联合重组的目的是为了做强而不是做大,如果只是为了做大,就等于是把一些小问题集中在一起变成一个大问题,这也是目前企业联合重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20G高压锅炉无缝钢管。